泡桐生长特性
生长速度
速生是泡桐的一个显著特点,选用良种,管理的好,五、六年即可成材。泡桐种类不同,在相同立地条件下,其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差异。我们在四川所见到的我国最高的一株泡桐树,75年生,树高达44米,总材积达22.48立方米,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.3立方米。因此,泡桐的生长量是其它树种很难比拟的。
根系生长
泡桐是侧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,泡桐根系分布与土壤质地、肥力和水分密切相关,3年生泡桐根系分布较浅。泡桐根系发达,根茎粗、根端细、尖削度大,尖端多呈丛状分布或二叉分枝。在直径较粗的输导根中或基部,根系呈羽状,丛生状,也有时呈并生状。泡桐根系的另一个特点是:吸收根十分粗壮,一般粗1—5毫米,有的吸收根可延长到60厘米。根毛呈棉絮状,其上附着有土壤微粒、根系发育及分布受地下水位、土壤物理性及养分影响很大。
树冠生长
泡桐冠幅生长是由每年形成的枝条积累而延续的。对泡桐的树冠结构及其对主干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,泡桐冠幅与胸径生长量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,不同种类泡桐树冠生长状况和侧枝分枝角度有明显差异,且对主干生长均有较大的影响。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泡桐,一般定植后当年冠幅生长1米左右,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抽枝1.5米以上,差的仅有0.5—0.6米。第二年至第三年冠幅迅速扩展,连年生长量1.5—2.0米左右。3—4年时,在大枝中下部抽生徒长枝,使主干延长形成两层树冠。5—6年以后,冠幅生长逐年缓慢下来。
树干生长
对泡桐树干生长进程的大量分析表明,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快慢,高峰生长到来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,取决于泡桐的种类及生长的立地条件。泡桐的干型发育分为三种类型,即连续接干类型、间歇接干类型和无接干性类型。泡桐在自然分布区气候条件下,胸径的年生长规律和月生长规律一般为单峰曲线。
生长与采伐
树木的生长规律是确定采伐时间的重要依据,然而不是唯一的依据。象泡桐这样的速生树种尤其是这样,采伐时间应建立在林木生长规律的基础上,同时要结合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,也就是工艺成熟和立地条件的生产潜力。例如:以生产椽材为主要目的,就可以适当加大造林密度,加强经营管理,一般3年左右即可采伐利用。生产檩材5年左右、梁材6—8年即可。在日本和拉美等国,采伐时间的确定都十分强调林木的工艺成熟,在日本主要是以生产家具材为主,一般在10年左右采伐。如以贴面板为目的,他们希望培养大年龄的泡桐,其中好的十分昂贵,称之为铭木。在巴拉圭和巴西等国,由于泡桐在那里生长十分迅速,一般5—6年胸径可达30—40厘米,往往5—6年就皆伐。他们十分强调要在较短的时间内,获得更多的利润、生产更多木材。